3.5.11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比较各主处理下的马克隆值,人工打顶下的棉纤维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上半部均长指标,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整齐度,促化王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断裂比强度,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促化王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伸长率,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黄度,促化王处理下的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
品种间对比:马克隆值,新陆中37号与新陆中82号较优,新陆中70号次之;上半部均长,新陆中82号较优,其他两品种次之;长度整齐度与断裂比强度,均为新陆中82号最优,新陆中37号次之,新陆中70号最差;伸长率,新陆中37号最优,新陆中70号次之,新陆中82号最差;黄度,新陆中82号较优,其他两品种次之。
比较各主处理下的马克隆值,人工打顶下的棉纤维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上半部均长指标,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整齐度,促化王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断裂比强度,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促化王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伸长率,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纤维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黄度,促化王处理下的最优,氟节胺处理下的棉纤维最差。
品种间对比:马克隆值,新陆中37号与新陆中82号较优,新陆中70号次之;上半部均长,新陆中82号较优,其他两品种次之;长度整齐度与断裂比强度,均为新陆中82号最优,新陆中37号次之,新陆中70号最差;伸长率,新陆中37号最优,新陆中70号次之,新陆中82号最差;黄度,新陆中82号较优,其他两品种次之。
表3-10 不同品种在不同处理下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3.6 结论与讨论
3.6.1 结论
于2020年设置3个棉花品种在3个处理下,根据其农艺性状、冠层指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品质性状,得出如下结论:
1、比较各处理下的果枝长度可知促化王处理下的中上部果枝较氟节胺处理下的各果枝短,说明促化王棉花塑型剂有良好的塑型效果;
2、主处理间对比: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各部位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各部位叶绿素含量,棉株上部叶倾角大于化学处理下的棉株,叶面积小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透光率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基本持平;对比品种间最后一次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值得出:新陆中82号棉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大于其他两品种,新路中37号棉株中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新路中70号,新路中70号棉株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大于新陆中37号;
3、主处理间对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籽棉产量较其他品种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氟节胺处理下的籽棉产量较其他处理最高;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衣分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促化王处理下衣分最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三个品种衣分均为最低;副处理间对比:新陆中82号籽棉产量最高,新陆中37号皮棉产量最高。
4、比较各主处理下的品质指标,氟节胺处理下棉纤维的上半部均长与断裂比强度最优,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差;促化王处理下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优,比强度最差;人工打顶处理下棉纤维的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优,上半部均长、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差。品种间对比:新陆中82号整体最优,新陆中37号整体次之,新陆中70号整体最差。
综上所述,促花王塑形效果好。化学打顶在透光率与人工打顶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要更高。新陆中70号在促花王处理下的籽棉皮棉产量均最高,品质与其他处理下的差异较小,故促化王棉花打顶剂适合对新陆中70号施用;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的籽棉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品质与其他处理下的差异较小,因此氟节胺较其他处理更适合对新陆中37号施用。新陆中70号生育期在三个品种中最长,可见促化王较氟节胺更适合生育期较长的棉花品种,新陆中37号生育期在三个品种中居中,氟节胺对生育期时长中等的棉花施用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6.2 讨论
3.6.2.1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的影响
1、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的果节、果枝长度影响
在棉花的生育进程中,如何增加生殖生长时间尤为重要。对于喷施化学打顶剂而言,棉花的果节、果枝长度及各项农艺性状可以表现出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生长状况,比较出不同打顶方式对株型的影响。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农艺性状的影响较为显著,许多研究学者已有相关研究。杜玉倍等[77-85]认为喷施化学打顶剂可以有效抑制棉花顶端的生长,同时增加果枝数,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性状,还省时省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到代替人工打顶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喷施促化王后,棉花顶端抑制效果较为显著,叶枝数明显减少,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同时中上部果枝具有显著缩短的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塑造株型,增加对光热资源的利用。
2、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品种主茎增长量的影响
现今棉花生产中,各项农事操作大多都为机械化操作,故调控棉花良好株型尤为重要,尤其是棉花株高,株高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棉花机械化采收。过去南疆地区在棉花打顶方式选择中,由于生育期及各方面因素,大多地区都选择人工打顶,化学打顶在南疆地区推广应用中,许多学者已有大量研究,董恒义[45]等研究表明,化学药剂能够有效控制植株生长高度,从而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促进棉株多结铃和提高产量,同时达到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对比各处理下的中上部果枝长可看出促化王塑型剂的效果,相同的株行配置下施用促化王塑型剂的棉株群体较其他处理更通风透光;对比同节位的节间长,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节间长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上部节间长基本持平,两种不同化学打顶处理下的节间长比较,促化王处理下的较氟节胺处理下的略短。
本试验中化学打顶下的正一果枝和正二果枝均在2cm以下无成铃能力,应尽量减少其生长,避免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促化王处理下的正一果枝较氟节胺处理下的正一果枝长,但最大长度差值为0.45cm,且促化王处理下的正二果枝明显短于氟节胺处理下的正二果枝,可见促化王处理对棉株的作用力较氟节胺更对营养物质的分配有利。
3.6.2.2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冠层指标及叶绿素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株制造养分能力的指标。杨艳敏、杜刚锋等[86]认为到生育后期棉花上部叶面积指数应保持在不低的水平以保证上部铃的继续生长至成熟。本试验中,在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上部叶面积在7月5日至9月3日大多呈上升趋势,且促化王处理下的叶面积在9月3日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大多呈下降趋势,较化学处理下的棉株上部叶面积指数小,相比而言能为上部棉铃提供的养分较少。棉株中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开始上升,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继续下降且有叶片掉落,说明在生长后期棉株叶片着重供给中上部棉铃的生长发育,下部棉铃基本成型。
透光率和叶倾角是衡量植株群体通风透光性能和分析大致株型的指标。上部透光率大,可不阻碍中下部叶片吸收光能,本试验结果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透光率较人工打顶处理下更大;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82号下部透光率最小,说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光能利用更为充分合理。各处理间的上部叶倾角差异最大,人工打顶处理下植株的上部叶倾角较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更大,叶枝果枝都较为伸展,故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叶倾角对于中下部通风透光更有优势。
3.6.2.3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董春玲等[87-89]在北疆垦区设置不打顶、人工打顶及化学打顶对比产量,结果显示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单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单铃重,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产量较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产量略高,这与娄善伟等[90- 10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棉纤维品质方面本试验测试了马克隆值、上半部均长、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及黄度,虽每个指标的最优值在各处理下的部位均不相同,两种化学打顶剂同一部位在同一处理下品质指标均在同一等级,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和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整体结果无差异。这与众多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编辑:促化王)
3.6 结论与讨论
3.6.1 结论
于2020年设置3个棉花品种在3个处理下,根据其农艺性状、冠层指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品质性状,得出如下结论:
1、比较各处理下的果枝长度可知促化王处理下的中上部果枝较氟节胺处理下的各果枝短,说明促化王棉花塑型剂有良好的塑型效果;
2、主处理间对比: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各部位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各部位叶绿素含量,棉株上部叶倾角大于化学处理下的棉株,叶面积小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透光率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基本持平;对比品种间最后一次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值得出:新陆中82号棉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大于其他两品种,新路中37号棉株中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新路中70号,新路中70号棉株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大于新陆中37号;
3、主处理间对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籽棉产量较其他品种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氟节胺处理下的籽棉产量较其他处理最高;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衣分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促化王处理下衣分最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三个品种衣分均为最低;副处理间对比:新陆中82号籽棉产量最高,新陆中37号皮棉产量最高。
4、比较各主处理下的品质指标,氟节胺处理下棉纤维的上半部均长与断裂比强度最优,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差;促化王处理下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优,比强度最差;人工打顶处理下棉纤维的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优,上半部均长、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差。品种间对比:新陆中82号整体最优,新陆中37号整体次之,新陆中70号整体最差。
综上所述,促花王塑形效果好。化学打顶在透光率与人工打顶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要更高。新陆中70号在促花王处理下的籽棉皮棉产量均最高,品质与其他处理下的差异较小,故促化王棉花打顶剂适合对新陆中70号施用;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的籽棉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品质与其他处理下的差异较小,因此氟节胺较其他处理更适合对新陆中37号施用。新陆中70号生育期在三个品种中最长,可见促化王较氟节胺更适合生育期较长的棉花品种,新陆中37号生育期在三个品种中居中,氟节胺对生育期时长中等的棉花施用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6.2 讨论
3.6.2.1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的影响
1、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的果节、果枝长度影响
在棉花的生育进程中,如何增加生殖生长时间尤为重要。对于喷施化学打顶剂而言,棉花的果节、果枝长度及各项农艺性状可以表现出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生长状况,比较出不同打顶方式对株型的影响。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农艺性状的影响较为显著,许多研究学者已有相关研究。杜玉倍等[77-85]认为喷施化学打顶剂可以有效抑制棉花顶端的生长,同时增加果枝数,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性状,还省时省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到代替人工打顶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喷施促化王后,棉花顶端抑制效果较为显著,叶枝数明显减少,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同时中上部果枝具有显著缩短的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塑造株型,增加对光热资源的利用。
2、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品种主茎增长量的影响
现今棉花生产中,各项农事操作大多都为机械化操作,故调控棉花良好株型尤为重要,尤其是棉花株高,株高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棉花机械化采收。过去南疆地区在棉花打顶方式选择中,由于生育期及各方面因素,大多地区都选择人工打顶,化学打顶在南疆地区推广应用中,许多学者已有大量研究,董恒义[45]等研究表明,化学药剂能够有效控制植株生长高度,从而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促进棉株多结铃和提高产量,同时达到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对比各处理下的中上部果枝长可看出促化王塑型剂的效果,相同的株行配置下施用促化王塑型剂的棉株群体较其他处理更通风透光;对比同节位的节间长,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节间长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上部节间长基本持平,两种不同化学打顶处理下的节间长比较,促化王处理下的较氟节胺处理下的略短。
本试验中化学打顶下的正一果枝和正二果枝均在2cm以下无成铃能力,应尽量减少其生长,避免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促化王处理下的正一果枝较氟节胺处理下的正一果枝长,但最大长度差值为0.45cm,且促化王处理下的正二果枝明显短于氟节胺处理下的正二果枝,可见促化王处理对棉株的作用力较氟节胺更对营养物质的分配有利。
3.6.2.2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冠层指标及叶绿素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株制造养分能力的指标。杨艳敏、杜刚锋等[86]认为到生育后期棉花上部叶面积指数应保持在不低的水平以保证上部铃的继续生长至成熟。本试验中,在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上部叶面积在7月5日至9月3日大多呈上升趋势,且促化王处理下的叶面积在9月3日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大多呈下降趋势,较化学处理下的棉株上部叶面积指数小,相比而言能为上部棉铃提供的养分较少。棉株中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开始上升,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继续下降且有叶片掉落,说明在生长后期棉株叶片着重供给中上部棉铃的生长发育,下部棉铃基本成型。
透光率和叶倾角是衡量植株群体通风透光性能和分析大致株型的指标。上部透光率大,可不阻碍中下部叶片吸收光能,本试验结果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透光率较人工打顶处理下更大;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82号下部透光率最小,说明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光能利用更为充分合理。各处理间的上部叶倾角差异最大,人工打顶处理下植株的上部叶倾角较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更大,叶枝果枝都较为伸展,故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上部叶倾角对于中下部通风透光更有优势。
3.6.2.3 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董春玲等[87-89]在北疆垦区设置不打顶、人工打顶及化学打顶对比产量,结果显示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单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单铃重,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化学打顶处理下的产量较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产量略高,这与娄善伟等[90- 10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棉纤维品质方面本试验测试了马克隆值、上半部均长、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及黄度,虽每个指标的最优值在各处理下的部位均不相同,两种化学打顶剂同一部位在同一处理下品质指标均在同一等级,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和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整体结果无差异。这与众多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