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成果论文集

 

不同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3

时间:2024-01-20来源:未知 作者:促化王 点击:
  2.5.4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各部位铃数所占比例如表2-3,上中下部铃数如图2-3。新陆中37号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上部铃数所占比例为24.07%,低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中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39.31%,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相差不大;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下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41.69%,远高于不打顶与人工打顶,说明施用化学打顶剂可影响到新陆中37号的下部铃。综上所述,该打顶剂对新陆中37号品种上下部铃比例有调控效应,可大幅提高下部铃数占比,降低上部铃数占比。
        新陆中70号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上部铃数所占比例为17.35%,高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中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44.35%,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相差不大;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下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38.31%,略低于不打顶与人工打顶,说明施用化学打顶剂对新陆中70号的下部铃影响不大,也证明该品种成熟较早,施用化学打顶剂时下部铃数已基本确定。综上,化学打顶剂对该品种上部铃比例有调控效应,可提高上部铃数占比。
        新陆中37号T1至T5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75个/株,较T0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05个/株;打顶处理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81个/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27个/株;在化学打顶处理中T4的单株铃数最多,为5.14个/株;新陆中70号T1至T5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54个/株,较T0 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29个/株;在打顶的处理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49个/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28个/株;在化学打顶处理中T2的单株铃数最多为4.80个/株,较T0 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03个/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03个/株。
        新陆中37号棉株在T5处理下的单株铃数显著大于T3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其余处理均无差异,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相比不会减少棉株产量。
        从品种特性对比,新陆中37号较新陆中70号成熟晚,新陆中37号棉株的上部成铃数略逊于中下部,试验结果显示T5处理下的植株结铃数最多,故新陆中37号品种的棉株应尽可能在7月11日至7月16日之间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新陆中70号棉株的成铃集中在中下部,成熟较早,在各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均无显著差异,T2处理下的棉株较其他处理下的棉株单株铃数更多,可用7月1日化学打顶代替人工打顶。
        化学打顶剂对棉铃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尤其是中上部铃。稳长下部铃,多结中上部铃对棉花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图2-3 两品种棉花在不同处理下的铃数空间分布比较
表2-3 不同处理下两品种的上中下部铃数占比(%)比较
品种 处理 下部 铃数占比(%)
中部
上部
新陆中37 号 T0
T1
T2
T3
T4
T5
27.79c
37.b
44.1a
43.92a
42.31a
36.44b
42.55a
39.96b
39.34b
38.96b
39.04b
39.88b
27.66b
22.31b
16.56c
37.37a
18.65c
23.68b
T0
T1
T2
44.56a
42.66a
40.07ab
41.21b
43.38ab
44.76a
14.24b
13.96b
15.17ab
新陆中70 号 T3
T4
T5
36.04 b
37.25b
39.86b
46.62a
43.6ab
42.4ab
17.34a
19.14a
17.74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单铃重及其衣分如表2-4,新陆中37号在T3处理下棉株下部铃重最重,为4.86g,衣分最大,为47.60%;T4处理下其中部铃单铃重最大为5.22g,衣分也最大,为49.09%;上部铃T3处理单铃重最大,达到4.54g ,下部铃T2处理衣分最高,为48.74%;T4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为4.62g ,T3处理下的平均衣分最高,为47.81%。
        新陆中70号棉株下部铃中,T1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达到5.23g,T4处理下的下部铃衣分最高,为45.44%;T2处理下的中部铃单铃重最重,达到5.78g,T1处理下的中部铃衣分最大,为46.83%;T1处理下的上部铃单铃重最重,达到4.77g,T2处理下的下部铃衣分最大,为47. 16%;T2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为5. 18g,T3处理下的平均衣分最大,为46.34%。
        综上所述,不同时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T4处理下,新陆中37棉株中部单铃重、衣分较其他处理均达到最大,由此可知,在7月11日喷施化学打顶剂有利于植株中部结铃;在T2处理下,新陆中70号棉株中部铃单铃重较其他处理最大,上部铃重、衣分较高,在7月1日喷施打顶剂有利于棉株的中上部棉铃发育。
表2-4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单铃重及衣分比较
品种    处理 下部 中部 上部              平均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新陆中37
T0 4.37a 45.75a 4.90a 48.29ab 3.52a 42.05a 4.05c 47.43a
T1 4. 10a 44.95a 4.57a 46.94b 4.01a 44.53a 4. 19bc 44.92a
T2 4.50a 46. 10a 4.60a 47.91ab 3.64a 48.74a 4.37abc 47.36a
T3 4.86a 47.60a 4.76a 48.64ab 4.54a 45.80a 4.40abc 47.81a
T4 4. 17a 46.96a 5.22a 49.09a 4.04a 46.29a 4.62a 41.22ab
T5 4.75a 47.00a 5. 18a 48.48ab 3.98a 46.03a 4.48ab 47.34a
新陆中70
T0 4.54a 43.16b 5.08a 45.62a 4.65a 45.54a        4.76a 45.05a
T1 5.23a 44.13ab 5.52a 46.83a 4.77a 46.51a        5. 18a 45.63a
T2 5.07a 45.38a 5.78a 46.38a 4.70a 47. 16a        4.85a 46.34a
T3 4.49a 45.20ab 4.72a 46.76a 4.33a 42.27a        4.53a 44.30a
T4 4.87a 45.44a 5.64a 46.12a 4.44a 45.38a        4.98a 45.57a
T5 4.75a 45.43a 5.40a 47.36a 4.70a 46.05a        4.95a 41.96ab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5.5  不同处理对不同空间棉花品质的影响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如表2-5、表2-6。新陆中37号:下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0处理和T4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处理、T3处理和T5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处理、T3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0处理和T2处理下最长,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5处理下最长,在T0处理下最短;上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5处理最长,在T4处理下最短。下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4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3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比强度在T5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比强度在T3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伸长率在T1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伸长率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伸长率在T4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黄度在T0处理下最大,在T3处理下最小;中部铃的黄度在T3处理下最大,在T0处理下最小;上部铃的黄度在T3处理下最大,在T2处理下最小。
        新陆中70号:下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0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马克隆值均在5.0以上,为C2级;上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T4处理下均为B2等级,在T0处理、T5处理下最差。下部铃及中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均在T0处理下最长,T5处理下最短;上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3处理最长,在T4处理下最短。下部铃及中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1处理下最优,在T2处理下最差。下部铃及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比强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2处理及T5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伸长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3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伸长率在T2处理下最优,在T3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伸长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黄度在T5处理下最大,在T1处理下最小;中部铃的黄度在T2处理下最大,在T1处理下最小;上部铃的黄度在T0处理下最大,在T4处理下最小。
        两品种的马克隆值主要差异存在于上部铃,且打顶处理下的马克隆值均优于不打顶的马克隆值;两品种的上半部均长和长度整齐度主要差异存在于下部铃,新陆中70号中部铃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也有差异;新陆中37号的比强度上中下部铃均存在差异,新陆中70号的比强度只有下部铃存在差异;两品种的伸长率差异存在于中下部铃。综合整体情况,新陆中37号的棉纤维品质,T2与T4处理较 T1处理无差异,T3处理与T5处理略优于T1处理。新陆中70号的棉纤维品质,综合上中下部铃的整体情况,化学打顶的处理与人工打顶无差异,T3处理下的棉纤维品质略优于人工打顶下的棉纤维品质。
 
表2-5 新陆中37号在不同处理下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部位 处理 马克隆值
MIC
上半部均长
LEN/mm
长度整齐
度 UNI%
比强度 STR
cN•tex-1
伸长率
ELG%
黄度+b%
下部铃 T0
T1
T2
T3
T4
T5
4.02a
4.39a
4.70a
4.34a
4.04a
4.79a
28.81a
27.61ab
28.22ab
27.29ab
27.07b
27.26b
85.46a
84.63ab
85.04ab
84.83ab
8316b
84.61ab
29.16a
28.48ab
27.21ab
27.07ab
26.67b
29.27a
7.74a
7.95a
7.50a
7.64a
7.71a
7.52a
8.21a
7.60ab
8.22a
7.26b
7.71a
7.96a
T0
T1
T2
5.23a
4.41b
4.98a
26.67a
27.35a
27.50a
83.96a
84.63a
84.00a
25.52b   27.70ab
28.08a
8.25a   7.77ab
8.57a
7.42a
7.90a
8.21a
中部铃 T3
T4
T5
4.49b
4.96a
4.40b
26.93a
27.11a
27.97a
84.15a
84.84a
84.12a
27.65ab
27.41ab
26.62ab
7.89a
8.33a
6.58b
8.60a
7.88a
7.88a
T0
T1
T2
5.01a
4.09b
4.38b
26.57a
26.54a
26.74a
84.33a
82.53a
83.82a
27.75ab
25.44b
26.09ab
8.52ab 7.03b
7.77ab
7.86a
8.09a
7.30a
上部铃 T3
T4
T5
4.07b
4.53ab
4.36b
27.15a
26.25a
27.47a
84.86a
83.84a
84.56a
30.07a
29.63a
29.27ab
8.22ab
8.89a
7.18ab
8.54a
7.74a
8.00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表2-6 新陆70号在不同处理下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部位 处理 马克隆值
MIC
上半部均长
LEN/mm
长度整齐
度 UNI%
比强度 STR
cN•tex-1
伸长率
ELG%
黄度+b%
下部铃 T0
T1
T2
T3
T4
T5
4.64b
5.25a
5.44a
5.34a
5.14ab
5.20ab
28.52a
27.94ab
26.78ab
27.04ab
26.34b
26.21b
84.02a
82.44ab
82.52ab
83.63a
82.06ab
81.11b
29.23a
26.25ab
24.80b
26.60ab
25.04b
24.32ab
5.44a
5.01a
5.06a
4.72a
4.85a
4.74a
8.56a
7.85b
8.91a
9.24a
8.42ab
10.07a
T0
T1
5.46a
5.47a
27.49a
26.25a
83.30a
81.92abc
28.37a
25.64a
5.39ab
5.20ab
7.82a
7.45a
8.85a
8.30a
8.57a
7.97a
中部铃 T2
T3
T4
T5
5.28a
5.51a
5.24a
5.29a
26.67a
26.16a
26.38a
26.14a
82.80a
81.55bc
81.96abc
81.14c
25.98a
24.97a
25.70a
23.92a
5.90a
4.80b
5.04ab
4.86ab
T0
T1
5.17a
4.82ab
26.62a
26.79a
82.58a
82.95a
28.54a
27.27a
6.84a
6.21a
9.07a
8.75a
上部铃 T2
T3
T4
T5
4.34b
4.58ab
4.40b
5.16a
26.55a
27.03a
26.26a
26.30a
80.92a
82.68a
81.11a
82.14a
25.12a
27.79a
26.29a
25.12a
6.34a
5.81a
4.39b
5.63ab
8.77a
8.63a
7.04b
8.70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 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6  结论
        本研究于 2019 年设置6个处理,选用2个棉花品种进行试验,根据不同处理下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情况,有如下结论:
      (1)同一品种棉花,在不同时间下喷施打顶剂的产量存在差异;
      (2)相较于其他处理,T4处理(7月11日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对中上部果枝长度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下部果枝无显著影响;新陆中37号的单株铃数在T4处理下最多、单铃重最重、产量因素最优,同时T4处理对棉花中上部棉铃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新陆中70号在T2处理(7月1日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下,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在T0处理下单株铃数最多但单铃重较T1、T2、T4和T5处理低,T2处理与T0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差异不显著。

2.7  讨论
2.7.1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试验研究表明,喷施化学打顶剂对主茎增长有延缓的效果,有学者研究表明[67]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棉株株高有正增长效应,人工打顶的棉株株高在打顶初期仍在增长,可能由于掐掉生长点后的顶端还残存未消耗完的激素继续作用,或是在打顶初期大量灌水施肥使棉花进行二次生长;到后期出现负增长,可能由于断点失水萎缩,进而使株高缩短,喷施化学打顶剂一段时间后株高首先停止生长随后棉株生长点逐渐枯死。
2.7.2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董红强等认为[68-76]化学打顶剂对纤维内在品质无影响,对棉株中上部果枝长度具有调控效应,有效改善棉花株型,增加有效铃数,最终使化学打顶产量与人工打顶产量持平或略亏,同时节本、增效。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不同棉花品种在不打顶处理下的棉株上部果枝长均显著长于化学打顶处理下棉株的上部果枝长。人工打顶掐除生长点使人工处理下的棉株比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果枝数少。在不同时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有显著的调控效应,棉株上部果枝有显著缩短的现象,增加植株有效光热资源,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群体质量。
第3章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同第二章。
3.1.2  试验用化学打顶剂及供试棉花品种
        打顶剂选用促化王棉花打顶剂和与之配套的促化王棉花塑型剂(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氟节胺(40%,悬浮剂。沧州志诚有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复配缩节胺(张家口长城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棉花新陆中37号、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47](生育期133d,新审棉2017年49号)。

3.2  试验设计
        2020年试验选用当前阿拉尔垦区应用广泛的氟节胺与打顶王比较应用效果。试验小区于4月7日宽窄行播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打顶剂处理(1:氟节胺复配缩节胺,2:促化王塑型剂与打顶剂配合喷施)与人工打顶(CK),副区为3个棉花品种,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10.95m2。每个小区其株行配置为(66+10)cm×11.4cm,一膜六行,采用膜下滴灌,肥水管理同大田生产。喷施氟节胺的小区:氟节胺每公顷1350ml 与缩节胺75g兑水750 kg于7月13日喷施;喷施促化王棉花塑型剂与促化王棉花打顶剂的小区:促化王棉花塑型剂分别于6月26日、7月6日及7月9日喷施,用法用量同2019年,促化王棉花打顶剂每公顷90g与缩节胺75g兑水750kg于7月13日进行第一次喷施,促化王棉花打顶剂每公顷90g兑水750kg于7月23日进行第二次喷施;人工打顶于7月5日进行。
3.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测定项目
3.3.1.1  农艺性状测定

      (1)各处理定点观察棉株生长状况,于每次喷药前及收获后对各处理根、茎、叶、花铃进行干重、鲜重测定。
      (2)各处理于每次喷药前测量株高、始果节节位、节数、果枝长及蕾数等指标。
      (3)各处理于每次喷药前测量冠层指标、叶绿素值。
      (4)收获时数收获株数,按小区实收记录小区产量,同时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等产量指标考种;对各处理进行品质指标测定。

3.3.2  测定方法
3.3.2.1  农艺性状调查

        2020 年试验于6月15日在每个小区内选取长势均匀一致的8株棉花,并进行挂牌标记。分别于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7月23日、9月3日测量株高、节数、始果节节位、果枝长、蕾铃数等农艺性状。
        于每次喷药前一天(6月15 日、6月25日、7月5 日、7月10 日、7月20 日、7月30日),每小区选取连续且长势均匀、具有代表性的8株棉花于各生育时期定株调查:始果节节位、株高、节数、主茎叶数、蕾数(分节)、铃数(分节)、果枝长度等生长发育指标。

3.3.2.2  茎、叶、花铃干物质测定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干物质测定于每次喷施药剂前采集棉株地上部分的植株样品,每小区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棉株3株,按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根、茎、叶、蕾、花铃不同器官分离开,在105℃下杀青30min,然后8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称重,记录干物质重并计算干物质分配系数。干物质分配系数=器官干重/单株棉花干重。
3.3.2.3  棉花冠层指标及叶绿素的测定
        冠层指标: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于每次喷药前一天20:00—22:00 测量平均叶倾角(MTA)、冠层开度(DIFN)、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测定:在每个小区选取3株棉株上生长健康的9片叶片,于每次喷药前一天使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plus测定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在上午12:00 左右(天气晴朗);每个小区取样3株,分别在植株的上、中、下位置取一片叶测定。
3.3.2.4  棉花产量品质的测定
(1)产量测定
        10月6日分不同节位按单铃采收棉花,室内考种,测定单铃籽棉重、衣分。棉花产量于收获期按小区实收计产,各处理各重复的棉株每一节分别收取正常开裂的5—8个棉铃,测定单铃重、籽棉重、皮棉重、衣分等产量性状,单株结铃数由最后一次的数据中所统计的小区内全部铃数与全部株数计算。
(2)棉铃品质测定
        上中下部棉铃的划分:为调查打顶剂对棉铃品质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节及以下的棉铃(即第1-3果枝)为下部铃,第8至10节(即第4-6果枝)棉铃划为中部铃,第11节及以上棉铃(即第7果枝以上)为上部铃。
棉纤维品质测定:同第二章。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同第二章。

(编辑:促化王)
------分隔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地址:陕西省渭南高新区新宇大厦318/319室 联系电话:0913-2105261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 www.chwec.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陕ICP备20001758号-3 网站公安备案号:610590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