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麻的生物学特性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木丛及草坡亦有。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常见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天麻喜凉爽、湿润环境,怕冻、怕旱、怕高温,并怕积水;适宜于疏松、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生长最适温度为15—28度,8℃开始萌动生长,当地温低于8度或高于30度即停止生长。
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而生长发育。即蜜环菌生长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环菌再生长。从种子繁殖到长成种子2年,整个生活周期中,除有性期约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潜居于土中。
二、选种
天麻栽培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首先要培养好蜜环菌菌材或菌床。一般阔叶树都可用来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但以槲、栎、板栗、栓皮栎等树种最好。
无性繁殖:用块茎进行繁殖。主要用无明显顶芽、个体较小的白麻和米麻作种麻,采用菌材伴栽法或菌床栽培法。可选用室内培育、室外培育、防空洞培育。在选择麻种时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选出的麻种再筛选一遍,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个头大、成色好、健壮、外观整齐、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有性繁殖:用种子繁殖。天麻种子极小,由胚及种皮组成,无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备,发芽非常困难。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种子萌发阶段必须与紫萁小菇一类萌发菌建立共生营养关系,种子才能萌发。可采用树叶菌床法或伴菌播种法播种。
三、栽培步骤
1.备料:多种阔叶树(松树、柏树等含油性的杂木不可使用)均可用做培养蜜环菌的木材,常用的有板栗、杨柳、桦树、青杠、榆树、刺槐等。
2.选地: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海拔500m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500m以下最好选择阴坡种植。天麻其营养方式特殊,专从侵入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而生长发育;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影响透气,导致块茎死亡;沙性过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所以,栽培时宜选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土壤pH5.5—6.0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作为栽培的基地。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
3.拌种、栽种:
栽培时间:播期原则主要考虑温度,应选在天麻种已进入休眠而蜜环菌可以继续萌发生长的阶段,11月至翌年3月为栽种适期,但以11月冬种为好。超过3月底,海拔在1500m以下的地区不能种植。在种前头一天,把准备好的干树叶浸泡在清水中,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把指头粗细的长2cm的1kg树枝,同时浸泡于0.2%的硝酸铵水中10分钟。
拌种:栽前,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个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最好2人操作,一人撕菌叶,一人播种子),撒上些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种,防止病害侵入,搅拌菌叶不少于3遍,拌好待用。
栽种(穴种):将坑底挖松,整平后铺上一层5cm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阔叶树树叶及腐殖土或湿树叶250g,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材新棒均匀摆在坑底,每根距离8厘米,棒两头留8cm空隙,每窝放6—8根,然后把1/2的蜜环菌放到木材两侧鱼鳞口处或把密环菌枝紧靠放在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菌枝和木材处,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再放上泡好的细树枝,之后把剩余的白色蜜环菌种分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为好(若种子和菌种、菌枝数量多,可以在第一层上面再栽培一层,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摆成“井”字形。),之后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轻轻压紧,不留空隙,最后在上面覆盖15厘米左右细土,略高于地面,将顶部覆土踏实,成龟背形,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上盖枯枝落叶或用编织袋盖好,以利排水。
四、栽后田间管理
1.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平日里注意防止人、畜踩踏。
2.天麻从种到收,阳光对其影响不大,适宜室内栽培。人工保湿、控温、避太阳光直接辐射、防雨淋、创造通风排水条件是高产的关键技术,土壤含水量应经常保持在40%左右,地温15—28度。若遇干旱,可适量浇水。但露天培育天麻种子时,箭麻出土后,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保湿。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在雨季要注意防止积水、防止块茎腐烂。块茎腐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要严格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在培养菌枝、菌种时,菌种一定要纯,并加大接菌量,抑制杂菌生长。
3.在根茎膨大期时,叶面喷施 “根大灵” 药剂溶液,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乱根病。产生乱根病有两个原因:一是杂菌侵染导致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导致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注意地块的排水。
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杀灭或用50%辛硫磷防虫、灯光诱杀成虫。
五、采收加工
天麻收获一般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最佳期是在秋季10—11月采挖。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了才采挖,天麻质量就会下降。收获的天麻也不宜久放,应及时采挖、洗净去外皮泥沙、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泥沙后即行加工。
加工时,用淘米水洗净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后放入蒸笼蒸10—2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天麻块茎大小而定,150g以上煮15分钟;80g以上煮7—10分钟;80g以下煮5—8分钟,不能过熟,否则会影响折干率和药效。在5kg水中放100g明矾,待水开矾化后放入天麻蒸煮。天麻蒸好后或直接晾晒或无烟火烘干,或用硫磺熏20—30分钟再晾干或烘干,熏后色白净,质量好,可防虫即可储藏待售。储藏期间要注意防止阴雨天的产品霉变。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