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发生于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主要以侵染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和苞叶。在受害部位,病斑颜色依次从乳白色—淡黄色—黄褐色过渡,最终成为红褐色后,表皮破裂散发出锈粉状夏孢子,并可进行重复侵染。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基施N、P、K复合肥,配合光膜肥使用,能帮生长植物吸收光能,提高肥效。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2、化学防治。应立足于“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锈病发病初期就立即用药。可亩用15%三唑酮粉剂配合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涂在植物表面,能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降低农药毒素,提高农药或肥料应用效果。来源:中国植保网
(编辑:admin)